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– 潇湘书院

首頁沙漠終點的石器時代

第43章古鎮辣椒田的“紅潮警報”與狼崽軍團的“辣香巡邏隊”

第四十三章古鎮辣椒田的“紅潮警報”與狼崽軍團的“辣香巡邏隊”

(一)青石板縫里冒出來的“不速之客”:當石墻谷苗遇上永吉巷辣椒

永吉巷的青石板路最近總出怪事——雨后的石板縫里,不是冒出青苔,而是鉆出了綠油油的小苗,葉片尖尖的,帶著股生澀的土腥味。李貨郎蹲在路邊瞅了半天,突然拍大腿:“這不是石墻部落的谷苗嗎?咋跑到咱這兒來了!”

楊永革扒開石板縫一看,苗根纏著半片干谷殼,確實是他上次從石墻帶回來的谷種——大概是裝種子的布包破了個洞,漏在半路發了芽。更奇的是,谷苗旁邊還竄出棵辣椒苗,枝椏細得像棉線,卻頂著個半紅的小辣椒,辣香混著谷苗的土味,在巷子里飄得老遠。

“這是……倆地兒的苗,在一塊兒長了?”辣姑舉著她的巨型辣椒路過,伸手就想摘那小辣椒,被楊永革攔住了,“別摘,留著看它們能長多高——說不定能結出‘谷粒辣椒’,又能當糧又能當辣料。”

鐵蘭扛著修生產線的扳手走來,看見苗就樂了:“這是石墻的‘使者’吧?來催咱送辣條呢!”她找了個破陶盆,把石板縫里的苗連土挖出來,擺在生產線旁邊,說“讓它們聽聽機器響,長得快”。

結果當天夜里,苗就“跑”了——陶盆翻在地上,谷苗和辣椒苗歪在旁邊,石板路上留著串小小的爪印,像極了肉團那群狼崽的腳印。楊永革摸著爪印笑:“準是石墻的狼崽跟著苗找來了,這鼻子比狗還靈。”

(二)狼崽軍團的“跨時空追蹤”:從石墻雪堆到古鎮屋檐

果然,第二天一早,巷口的老槐樹上就傳來“嗷嗚”聲——肉團正蹲在樹杈上,尾巴纏著樹枝,十只小狼崽扒在樹干上,眼睛瞪得溜圓,盯著李貨郎攤上的辣條直咽口水。

“我的個親娘!”李貨郎舉著辣條串就跑,“石墻的狼咋追到這兒了?”肉團“嗖”地跳下樹,不追他,反倒直奔生產線旁的陶盆,用鼻子拱了拱倒地的谷苗,對著楊永革“嗚”了一聲,像是在說“我把苗看好了”。

原來肉團是跟著谷苗的氣味來的。它在石墻發現苗不見了,就帶著狼崽們順著氣味追,翻過山嶺,蹚過溪流,愣是把半干的谷殼味從雪地里追到了古鎮的青石板上。七號跑在最前頭,此刻正趴在辣椒苗旁邊,用舌頭舔那半紅的小辣椒,被辣得直甩腦袋,逗得街坊們直笑。

周奶奶端來剛蒸的槐花糕,掰了塊放在肉團面前:“餓壞了吧?咱這兒沒有谷糠餅,吃這個墊墊。”肉團聞了聞,沒動,反而叼起糕送到七號嘴邊——這習慣,跟在石墻時一模一樣。

楊永革突然想起阿花的話:“狼崽認人,也認地兒的氣味。”他往陶盆里添了新土,把谷苗和辣椒苗重新栽好,對肉團說“以后你們就守在這兒,看誰敢偷苗”,肉團立刻豎起耳朵,對著狼崽們“嗷”了一聲,像是在布置任務。

(三)辣椒田的“紅潮泛濫”:當生產線失控長出“辣樹林”

生產線不知咋的,突然對石墻谷苗起了“反應”——往原料里加谷粉時,機器“咔嗒”響得格外歡,吐出的辣條不是串狀,而是枝椏形,纏在一起像棵小樹苗。楊永革想調參數,結果手一滑,把整袋辣椒精全倒了進去,生產線“嗡”地一聲,噴出的不再是辣條,是密密麻麻的辣椒苗,落地就扎根,眨眼間在巷尾堆成了片“辣樹林”。

“這哪是生產線,是辣椒播種機啊!”林小滿看著瘋長的苗,枝椏上掛滿了紅辣椒,辣香濃得嗆人,“再這么長下去,永吉巷要被辣椒淹了!”

辣姑卻笑得直拍手:“這是好事!咱辦個‘辣椒紅潮節’,讓石墻的人也來瞧瞧,古鎮的辣椒比他們的谷穗還密!”她往辣樹林里掛了串燈籠,紅辣椒配紅燈籠,遠遠看去像片著火的林子,引得肉團帶著狼崽們圍著樹轉圈,以為是新的谷堆。

麻煩很快來了——辣椒太多吃不完,曬在屋檐下的辣豆角、辣蘿卜全被擠得掉在地上;李貨郎的辣條攤被辣樹林擋住,顧客得鉆過枝椏才能買東西;最糟的是,辣香引來了全鎮的蜜蜂,圍著辣椒花嗡嗡轉,把采的蜜都釀成了“辣椒蜜”,甜里帶辣,沾在青石板上,引得小孩們趴在地上舔。

張嬤嬤用辣椒蜜蒸了鍋糕,端給肉團它們嘗,七號吃了口就蹦起來,對著辣樹林“嗷嗚”叫,像是在喊“再來點”。

(四)狼崽們的“辣香巡邏隊”:當偷辣賊遇上“毛茸茸辣哨”

辣樹林結的辣椒太誘人,總有小孩趁夜鉆進林里偷摘,有的還往口袋里塞辣豆角,被辣得直哭也不肯撒手。楊永革讓肉團當“巡邏隊長”,帶著狼崽們守林子,結果它們比誰都上心——

三號趴在辣樹林入口,看見戴紅領巾的小孩就齜牙(大概覺得那顏色像辣椒,是同類);七號專盯偷偷摸摸往樹后躲的人,撲過去扒人褲腿,總能掏出藏著的辣椒;肉團最絕,發現偷辣賊就用尾巴圈住人家手腕,不咬不叫,就那么盯著,直到對方把辣椒放回去才松尾。

有天夜里,周書生喝醉了,抱著棵辣椒樹就啃,嘴里還念叨“這谷苗咋這么辣”。肉團以為他是偷辣賊,上去就用尾巴圈住他的腰,把他拖出樹林。第二天周書生醒了,發現自己躺在自家門口,懷里還抱著個紅辣椒,嚇得直喊“石墻的狼成精了”。

為了獎勵巡邏隊,楊永革用辣椒蜜拌辣條,做成“狼崽特供零食”。肉團叼著零食跑到辣樹林深處,扒開落葉埋了半塊——大概是學石墻藏糧的法子,怕不夠吃。七號想學它,結果埋完就忘了地方,急得用爪子刨了半天,把整片林子的落葉都翻了個遍。

(五)石墻部落的“跨鎮探親團”:當阿花的谷穗遇上辣姑的辣椒

阿花帶著石墻部落的人來“探親”時,永吉巷的辣椒正紅得發紫。老石拄著拐杖站在辣樹林前,看著比人高的辣椒樹直咂嘴:“這玩意兒比咱的谷穗厲害,光看著就夠勁!”

胖嬸拉著阿花的手往生產線跑:“快瞧!你們的谷苗在這兒結果了!”生產線旁的陶盆里,谷苗已經抽穗,沉甸甸的谷粒壓彎了穗子,旁邊的辣椒苗則結了串燈籠形的辣椒,紅得發亮。阿花伸手摸了摸谷穗,又碰了碰辣椒,突然笑了:“它們真的長在一起了。”

壯丁們對李貨郎的辣條攤最感興趣,虎拿起串辣條就往嘴里塞,辣得直吐舌頭,卻還伸手要:“這比烤肉干過癮!給咱帶點種子,回石墻也種!”李貨郎樂得眉開眼笑,趕緊往他們的布包里塞辣條,說“不用種子,我教你們做,比種谷苗省事”。

最熱鬧的是狼崽們。肉團帶著石墻來的狼崽(留在部落的幾只也跟來了)和永吉巷的小狗們,在辣樹林里玩“叼辣椒”游戲——誰能叼著最紅的辣椒跑回起點,就算贏。結果七號叼了個變態辣辣椒,剛跑兩步就辣得栽倒在地,引得兩邊的狼崽和小狗圍著它舔臉,像是在給它“解辣”。

(六)青石板上的“混種實驗”:當谷穗纏上辣椒藤

楊永革和阿花合計著搞個“混種實驗”——把石墻的谷種和永吉巷的辣椒籽混在一起,撒在青石板鋪就的空地上,再蓋上腐葉土和辣椒面(辣姑說“給它們點厲害嘗嘗”)。沒過幾天,地里冒出了奇觀:

有的苗是谷穗的身子,卻在穗子頂端結了小辣椒,風一吹,谷粒混著辣香往下掉;有的是辣椒藤,卻在藤蔓上掛著谷粒串,像一串串會辣的珍珠;最奇的是棵“雙生苗”,左邊長谷穗,右邊結辣椒,根莖纏在一起,扒開土一看,根須都長成了麻花狀。

老石蹲在地里數苗,數著數著笑了:“這哪是種地,是把倆地兒的日子,擰成一股繩了!”他讓壯丁們把混種苗移到陶盆里,一半送回石墻,一半留在永吉巷,說“讓兩邊的人都瞧瞧,日子是能混著過的”。

阿花在混種苗旁邊插了塊木牌,用石刀刻了行字:“石墻的谷,永吉的辣,長在一塊兒,才夠味。”楊永革看了,又添了句:“就像狼崽和小狗,谷苗和辣椒,咋看都不搭,湊在一起,倒成了最熱鬧的景致。”

(七)隱藏劇情:辣椒籽里的“兩地郵包”

辣姑在曬辣椒時,發現個紅得發紫的辣椒,掰開一看,里面沒有籽,只有片卷起來的麻布,上面用炭筆寫著字——是阿花留在石墻的筆記,記著谷苗的澆水時間。原來阿花怕谷種在古鎮長不好,特意把種植法子寫在布上,塞進辣椒里,讓肉團帶來。

楊永革也找了個最大的辣椒,把永吉巷做辣條的方子寫在紙上(用的是石墻帶來的炭筆),讓肉團叼回石墻,塞進谷堆里。他在方子末尾加了句:“不用種辣椒,咱把生產線拆成零件,運過去組裝,讓石墻也能出辣條。”

肉團叼著辣椒剛要走,七號突然搶過辣椒,往里面塞了顆自己埋的谷粒(大概是從石墻帶來的),像是在給“郵包”加份“特產”。阿花笑著摸了摸它的頭:“這是告訴石墻的伙伴,咱在這兒吃得好,別惦記。”

(八)跨鎮夜宴的“雙味主食”:谷穗辣椒粥與辣條谷糠餅

入夜后,永吉巷擺了場“跨鎮夜宴”。周奶奶用混種苗的谷粒和辣椒,熬了鍋“谷穗辣椒粥”,米香混著辣勁,喝得人額頭冒汗;胖嬸做了“辣條谷糠餅”,把辣條碎拌進谷糠里,烤得外焦里嫩,石墻的壯丁們搶著吃,說“比烤肉還頂餓”。

李貨郎的辣條攤前擠滿了人,石墻的人買辣條當“手信”,永吉巷的人則圍著阿花問石墻的事。瘦高個(跟著探親團來的)舉著串辣條,對著月亮“嗷嗚”叫,說是在學狼崽們的“祝酒詞”,引得肉團也跟著叫,倆聲混在一起,倒像首奇怪的歌。

楊永革看著青石板上滿地的辣椒殼和谷粒,突然覺得,古鎮的青石板和石墻的凍土,也沒那么不一樣——都能長出好東西,都能盛下一群人的笑,都能讓狼崽們找到可以守護的暖。

【叮!檢測到“兩地混種”帶來的融合氣息,獎勵煙火值120000分!解鎖“跨域種植裝置”(能讓石墻的谷苗在永吉巷結果,永吉的辣椒在石墻紅透,誤差不超過三里地)!】

WiFi精靈的聲音帶著辣香和谷味:【當前余額506800+120000=626800分!趙爺爺說可以建“石墻-永吉共享田”了,一半種谷一半種辣,中間留條路,讓兩邊的人走親戚似的來回竄,狼崽們當“路長”,誰走慢了就用尾巴掃他腳踝!】

(九)下一站:共享田里的“瘋癲秋收”

楊永革摸著腦內空間的分數,看著辣樹林里互相追跑的狼崽和小狗,突然覺得建不建共享田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石墻的谷苗在古鎮結了穗,永吉的辣椒在狼崽嘴里發了辣,阿花的木牌插在土里,風一吹,字縫里漏出的,全是兩個地方的人湊在一起的暖。

林小滿在畫“共享田”的圖紙:左邊畫著石墻的谷堆,右邊畫著永吉的辣椒串,中間的路上畫著肉團帶著狼崽們巡邏,脖子上掛著辣條做的綬帶;田埂邊留了塊地,專門種混種苗,旁邊搭個草棚,擺著石墻的陶甕和永吉的生產線零件,說“讓兩地的家伙什也認認親”。

辣姑和阿花在學對方的手藝——辣姑教阿花做辣條,阿花教辣姑用谷粒編草繩,結果編出的草繩帶著辣香,捆辣椒串再好不過;鐵蘭則在給狼崽們做“跨鎮徽章”,一半刻著谷穗,一半刻著辣椒,戴在脖子上,老遠就知道是“自己狼”。

至于下一章?肯定要寫共享田的秋收——石墻的壯丁們用木柄鐮割谷,永吉的街坊們用菜刀摘辣椒,狼崽們叼著混種穗子來回跑,把谷粒撒在辣椒叢里,把辣椒丟在谷堆上;收完了就搞“雙味運動會”,比誰能啃著辣條割谷,比誰能抱著谷穗摘辣椒,最后用跨域種植裝置,讓石墻的谷香和永吉的辣香,在同一天飄滿兩個地方……

管它下一章有多離譜呢。

只要谷穗還在彎著腰,辣椒還在紅著臉,狼崽們的尾巴還在搖著圈,這跨鎮的日子就永遠有新的混種驚喜,像那鍋谷穗辣椒粥,看著怪,喝著燙,回味起來,全是兩個地方的風,吹在一起的暖。

畢竟,跨鎮探親從來不是為了走親戚——

是為了讓石墻的人知道,辣椒能比篝火還暖;讓古鎮的人知道,谷粒能比辣條還香;讓所有人明白,不管是凍土還是青石板,不管是谷苗還是辣椒,只要湊在一起,日子就能長出新的模樣,就像那棵雙生苗,左邊結著踏實,右邊掛著熱鬧,根,緊緊纏在一塊兒呢。

美麗雅閣210 · 作家說

上起點讀書支持我,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
推薦
舉報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德兴市| 额尔古纳市| 金乡县| 古丈县| 田东县| 通海县| 齐齐哈尔市| 厦门市| 茂名市| 桃江县| 天长市| 文山县| 游戏| 会东县| 江山市| 布尔津县| 韶山市| 徐闻县| 漳浦县| 岑溪市| 洞头县| 卢氏县| 易门县| 公安县| 梧州市| 玉龙| 新巴尔虎右旗| 大荔县| 定西市| 黑河市| 和田县| 贵州省| 灯塔市| 辽宁省| 三河市| 探索| 南昌市| 道孚县| 大丰市| 咸宁市| 莱阳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