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之后的清晨,山間霧色初散。洛嵐睫影微顫,緩緩啟眸。入眼先是一線晨光,自窗欞斜落,映出人影清而如玉。
晏珩垂眸而立,聲色極輕:“你醒了。”
洛嵐喉間微澀,目光緩緩掠過諸人,終在晏珩處駐足,凝神片刻,似辨舊物:“……晏師兄。”唇角并無溫意,只略頷首,“幾時了?”
凌霽上前半步,欲言復止,終是按下心緒:“已至辰初。洛師妹,可還覺頭疼?我……我在外院備了溫湯。”
洛嵐接盞在手,淺抿一線,幾無聲息地放回:“無礙。”語調清冷如霜,“此間何處?我記得……鏡瀾山外,你我同門,往前之事尚清。唯獨這五年,仿若有人以刀裁去,空白一片。”言至“空白”,眉間微斂,竟添幾分譏色,“世事,果真可由人任意剪改么?”
風遲探首而來,笑意飛揚:“由人剪改未必,由陣法遮覆卻常見。離影門古冊明載——”話未盡,余薇已抬手攔住:“少逞口舌。洛姑娘方蘇,先言正事。”轉身向洛嵐一揖,“我二人奉門命來助承瀾宗。昔年承瀾宗長老救我門太上長老于危厄,此恩銘刻,理當相助。”
凌霽低聲續道:“風遲、余薇二位行走四方,熟諳人情世故,輕功易容,皆為上乘。”目光轉向洛嵐,神色溫緩,“若你不便,我等自可代為探查。”
洛嵐靜聽,眸色不動:“承情。”頓了片刻,忽又抬眸,“可有人提過‘鏡淵司’否?”
廳中一瞬寂靜。晏珩道:“曾有耳聞。鏡淵司近年自詡整肅諸派典章,往來信帖頻仍。其掌門牧恒,辭色周全,禮數無纖毫可挑。”言罷,指節輕叩案面一隅,若擊隱紋,“然其袖中常藏不見光的手段。前歲南嶺一役,失魂之人無端驟增,線索多歸于他。”
余薇應聲:“外人皆稱牧掌門溫雅有度,實則心機深藏,禮下暗生韁索。我門中曾接觸過他的屬下,寡言少語,然目光不直。”風遲接口:“說白了,似一匹綢,面滑里澀。”
洛嵐指尖輕敲,若循遙遠節拍:“我聞‘牧恒’之名,胸口便悶。”抬手按眉心,聲色依舊冷靜,“這五年,我可與鏡淵司有涉?”
晏珩望她一瞬,未作答。凌霽代言:“尚無確證。然你歸來時,衣襟內縫著一枚陌生紋扣,圖樣與鏡淵司舊印相仿。我已收好,待你醒來看。”
“取來。”洛嵐道。
凌霽奉上。洛嵐執于指間,凝視半晌:“形制古舊,邊緣是‘封’字變體。”輕置案上,“若真是他們,倒省了我摸索。”
風遲低低吹了聲口哨:“這口氣,比五年前爽利。”余薇橫他一眼:“慎言。”旋又柔聲對洛嵐道:“你性子似與往昔不同,若有人言語無禮,盡管喚我來理。”
洛嵐淡笑,笑意清冷:“不必。他言不利,我自可截。”轉首向晏珩,“晏師兄,若我失憶之因系于鏡淵司,我必往一趟。”
晏珩道:“你方才蘇醒,陣息猶在。去,可去;急,不必急于今夜。”頓了頓,聲色沉穩,“我隨你同往。”
洛嵐搖首:“不必護我。我要的不是庇蔽,是真相。”
凌霽低聲而笑,苦意微淡:“庇蔽并非我意。你若求真,我便同你探,只需循法而行。”轉向風遲與余薇,“二位輕身最便,先探鏡淵司近況,尤須打聽牧恒行蹤、客帳來往、內堂執事更替之名冊。若聞‘封魂術’,務必細察誰掌其訣。”
風遲拍胸為誓:“交我便是。鏡淵司門戶森嚴,總要一面走明處,一面行暗路。明處,我可扮個來投的書生;暗處——”笑意干凈,“便勞煩余姑娘看顧。”
余薇白他一眼:“明處由你,暗處由我。到地頭聽我號令,莫逞口快。”
洛嵐忽道:“若真與牧恒相關,他必先以禮試人,再以法縛身。”緩緩束緊袖口,“去前記兩事:一,鏡淵司不喜人問舊案,凡提三年前南嶺,須從側筆入;二,若見‘鏡印’折角,須慎,那是內堂之物,非執事不持。”
風遲挑眉:“好個‘側筆入’,記下了。”
凌霽欲再叮囑,終只是低聲道:“路上小心。”
風遲笑道:“這句‘小心’,我替她收著。”余薇輕咳:“替她?替我們。”二人一唱一和,平添幾分輕松。
晏珩方看向洛嵐:“你今夜且歇。我已命藥童守廊,若心悶,取溫湯以息陣息。至于鏡淵司——”
“明日午后再議。”洛嵐接聲,“我先將殘息壓下,免至門前被人識破。”見凌霽仍欲言,忽緩聲道:“凌師兄,你不必太近。我心性未穩,言若過重,怕傷你。”
凌霽垂眸而笑:“無妨。你言重,我自聽輕。”抬眸時神色已復如常,“你能醒,便好。”
風遲打響指:“如此定了。明日未時,我們自后山岔路避關卡,先探鏡淵司外市,再尋投遞坊口風。”
余薇頷首:“去前我會更換行裝。承瀾宗救恩在前,我等不負此行。”
洛嵐將紋扣推回晏珩案前:“替我留著。若我一時忘卻,便作緘記,提醒我欠誰一場問。”
簾影微晃,晏珩以袖掩風,神色如舊:“好。”
眾人散去,院外更漏一聲,清聲滴落階前石縫。風遲與余薇并行至門口,低聲私語——
風遲:“你道牧恒似幾層糖衣裹著的藥丸,咽下方知其苦。”
余薇:“藥丸不懼,懼的是藥里藏線,入喉便牽你行。”頓了頓,“明日,先訪舊賬房。”
風遲舉指為誓:“成。”
屋內,洛嵐半倚榻側,指腹在膝上輕點,一次又一次,似扣一扇無形之門。晏珩立于燈下,只凝望,不語。良久,洛嵐忽問:“晏師兄,我此身,是舊時的我,抑或別處之影?”
晏珩道:“是你。無論數年前,抑或今夜。”頓了頓,“影也罷,人也罷,總要照見真相。”
洛嵐輕輕應聲:“好。”
榻外風聲微起,松影輕搖,似有未名之意潛入廊下。
——風起時,亦是鏡淵司暗潮翻涌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