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年那天,飄下了今冬第一場雪。
洛研下坡時,看見徐知衍在清理自家院子。明明只需掃條路出來,他卻要把整個院子掃干凈。他那條叫小白的狗搖著屁股追咬掃帚,主人揚一下掃帚,它撲一下,樂此不疲。徐知衍也看見了戴著小黃帽的洛研,帽子上綴著兩個毛茸茸的小球,一紅一藍,隨著她走路晃晃悠悠。
徐知衍直接把洛研帶到了客廳右邊他的房間。一進門,暖意撲面,炭盆燃著。房間寬敞,整面東西兩墻都是書柜,洛研暗自咋舌這鄉下的“不協調”。靠近窗戶的位置擺著一張干凈利落的書案——是書案,不是洛研家那種帶抽屜柜子的笨重書桌。洛研有點恍惚,這房間不該出現在潭州鄉下吧?她來過徐家啊,為什么毫無印象?
“來找書看?”徐知衍看著一臉呆滯的洛研。
“嗯嗯!可以看看你有些什么書嗎?”
“那可太多了,你能看懂?”隨手便給洛研拿了一本《小溪流》,一本《安徒生童話》。洛研拿起《小溪流》快速翻了一遍——這是她童年最愛的讀物。又敷衍地翻了翻《安徒生童話》。徐知衍雖在看自己的書,也留心著洛研:“看不懂?”
“不是,看完了。”洛研放下《小溪流》,琢磨著溝通方式,“我不喜歡看童話。”
“你都沒看。”
“這里面有變成天鵝的丑小鴨,有化作泡沫的海的女兒,有凍死在圣誕夜的賣火柴小姑娘,還有沒穿衣服的皇帝……小哥,這些你借我去讀給妹妹聽就好,讓我自己挑書行不行?”
徐知衍覺得自己應該是搖頭了,卻見那人已撲向他的書柜,拉開一扇門便低呼一聲,興奮之情溢于言表。不怪洛研驚訝——她拉開柜門,駱研倒吸一口氣——滿柜雜志:《當代文學》、《知音》……其他書柜分門別類:外國名著(《百年孤獨》、《飄》)、中國近現代(魯迅、巴金)、百科(《十萬個為什么》)……這是她生活過的世界嗎?洛研再次感到迷亂,也再一次,深刻體會到世界的參差。
“這些都是你爸媽的書?”
“我爸媽的書不在這。這都是我的。哦,有些是我媽給的。”
“你看過多少了?”
“一小部分吧。我對現代文學興趣不大。”
“你呢?”徐知衍遲疑了一下,“這里面有你看過的嗎?”
洛研有些猶豫。她不能太逆天,也不想繼續裝傻。她可以聰明,但眼前這位是她的“上限”。
“我讀過《朝花夕拾》,看過幾本《十萬個為什么》。”她頓了頓,“小哥,你這怎么沒有容易懂的小說?我看過《大唐三俠》和《笑傲江湖》,你這兒沒有。”
“我爸那有。但你只能先看我這里的書。”
“你過年會不會出去?走親戚?比如外婆家?”
“不出去。我外婆家不在這邊。”這話題明顯讓徐知衍興致不高,卻讓洛研眼睛一亮,明顯得徐知衍都發現了:“怎么?我不出去,你很高興?”
洛研笑得眉眼彎彎:“是呀!我也沒地方去,小哥你收留我唄?”
徐知衍覺得被套路了——人家早在這兒等著他呢。
“那你來吧。說好,不能帶人來,沒我允許,不能帶書回去。”
“那我小叔呢?”
“不能。”
“啊?我小叔沒來過你這兒?”
“沒進過我房里。”
“為什么?”
“什么為什么?不喜歡。”
“你可真龜毛。”
“什么是龜毛?”
“龜毛啊,”洛研一本正經,“它還有個通俗說法,就是——有、毛、病。”
“洛研,你也別來了。”徐知衍氣笑了,“你這不知好歹的丫頭!不是看在你救了我家小白的份上,誰理你。”
“我錯了!我錯了!小哥,你原諒我!”嘴上道著歉,臉上卻笑得一臉無所謂,壓根沒當回事。
徐知衍覺得讓不讓她來其實沒差——她反正會來。他沒跟這么大的小女生相處過。他們這隊上同齡全是男孩,徐家就兄弟倆。雖說學校有女同學,但跟他說話的都少。他覺得自己碰到了一個很棘手的“生物”。
“生物”第二天準時準點來報道。來了也不吵他,自己找書自己看。她看書極快,習慣也好,一次拿一本,看完就放回原處。但他不覺得她是“看”懂了,更像是在“翻”書。很快徐知衍就不盯著她了——小丫頭也不問他,除了翻書聲,安靜得像小白。就很好。
徐知衍在觀察洛研,洛研也在觀察他。她發現他專注度極高,且能維持很長時間。這應是天性加后天刻意練習加環境影響的結果。洛研在他家呆了一天:上午他就一直是那本《趣味數學》;下午他一直看同一本《警世通言》。
就這樣,洛研把看書據點從小叔家換到了“小哥”這里。洛研自作主張指揮徐知衍幫她把書凳換成了帶軟墊的圈椅。這天下午,當徐知衍把發澀的眼睛從書上移開,發現對面那小丫頭抱著茶杯,盤腿靠坐在椅背上,愜意地捧著本《傲慢與偏見》看得津津有味。
“好看嗎?”
“嗯,這是這兒唯一看著讓人輕松愉悅的書了。”洛研隨口回答,“剛看完《呼嘯山莊》,我得緩一緩。”答完才意識到失言。果然安逸讓人喪失警惕。
徐知衍覺得他才需要緩一緩——這丫頭,有點棘手。
----
第三天,她照常報到。到的時候,被逼過來寫作業的徐明宇也在。彼此看見都很訝異,眼神里都寫著“怎么多了個第三者?”
徐明宇是多動型學渣,每學四十分鐘必休二十分鐘。他休息時,便拉駱研閑聊。
“你為啥叫他小哥,叫我徐明宇?”
“那叫你明宇哥哥?”
“叔叔和哥哥你選一個。”
“那還是徐明宇吧。”
徐明宇覺得不能跟小女生一般見識。可一會兒又忍不住。
“你能看得懂那些雜志?”
“你的題,除了英語,我都會做。“洛研淡然道,她問,“你們怎么進二中的?”
“考進去的呀!”
“難不難?我小叔說他五年級就考進去了。”
“我們都是五年級考進去的。我弟四年級就考進去了。”
“啊?二中怎么這么兒戲?”
啪!洛研腦袋被拍了一下。“怎么說話呢?”
“錯了……你們怎么那么厲害?”
也不奇怪。洛小叔能五年級考進去,徐明宇肯定可以,徐知衍更可以。
“你想干嘛?”問話的是徐知衍。洛研覺得這孩子真是……不好咋說。
“我想試試啊!”
“試什么?考二中?你?”徐明宇奇道。
洛研沒搭理他——跟他說話費勁。對面那個不用費勁的還沒說話。
徐知衍開始沒在意他倆閑聊,直到聽見那句“你的題除了英語我都會”。他把手里的筆遞給洛研,又示意他哥把作業給她。“試試!”
洛研拿起語數外三科綜合練習冊,各做了一單元。又把副科(歷史、地理、生物)按單元各做了兩頁。數學和物理有幾道不會,空著了。
洛研做副科時,徐家兄弟已看完語文和數學——語文挑不出錯,數學不會的空著,其他全對。接著副科,兩兄弟交叉對了一遍答案——同樣,不會的空著,填的全對。
洛研是個偏科奇才,文科有多強,理科就有多拉胯;語文有多好,英語就有多爛。但初中的理科,她陪兒子通關過一次,問題不大。有不會的,是概念模糊了。唯一硬傷是英語。她一臉無辜地接受著兩兄弟的審視。“我一直不傻,只是和別人……有點不一樣。”
這話旁人聽會覺得“傻就是傻,有什么不一樣”。但這兩兄弟心里立刻認同了——徐家兩兄弟,包括他們的父親,都“和別人不一樣”。徐知衍和他父親選擇不妥協,徐明宇和他父親選擇換方法解決問題。他們都曾被人覺得“有問題”。
“你想怎么做?”徐知衍問。
洛研松了口氣——她又賭贏了。眼前兩人,一個少年奇才,一個后天大佬,在這里,沒人能比他們更快接受她這“奇葩”了。比起讓父母處理帶來的不可控,她覺得由自己來更可控。
從早到晚此起彼伏的鞭炮聲,預示著春節越來越近。三人組因洛研的掉馬甲反而更和諧了些。她給自己找了條生財之道——這兩天翻看徐知衍的雜志,發現現在散文、雜文、小說、詩歌、兒童文學都有專門的刊物。她覺得自己目前唯一能快速掙到錢的方法,大概只有投稿了。她是沒投過稿,可她不光讀書多,還是個有長期寫作習慣的滿分作文高手。后面研究一下各雜志風格,她就準備動筆。
兩個高效的人集中精力做事,結果就是本來不多的作業半天告罄。剩下的時間,洛研教徐明宇下五子棋,早先她發現徐知衍一本小學田字本,一時無聊想找人下。剛解釋完規則,徐明宇就轉頭叫了聲“弟”。徐知衍轉身出去,很快帶回一副圍棋。好吧,人家是“書香世家”!午飯后繼續。
五子棋易學難精,洛研在互聯網五子棋界算中等水平,這水平在周圍已罕有對手。
她沒好心把訣竅告訴徐明宇——這種大佬不值得同情,此時不找點成就感更待何時?于是毫不留情,一頓狠虐。徐明宇也是個狠人,一下午一盤未贏,卻屢敗屢戰。拖到快天黑,徐知衍跟他哥說“換我來”,才讓洛研脫身回去。這也是個狠人——看了一下午,未出一聲,未執一子。
第二天洛研出門晚了點。一進屋,就見兄弟倆雙眼亮晶晶地望著她——兩輩子都沒被倆帥哥這么期盼地注視過,哪怕是小帥哥,她也心頭發慌。再看桌上擺好的棋盤……這是等她下棋等急了?“不好意思哈,今天我爸媽出去了,我得帶妹妹弟弟。”
“還以為你又掉哪個坑里了呢!下午不來,我們都準備去找你了。”徐明宇嚷道。
“你就是想找補回來!來吧,只能五盤,我得回去吃中飯了。”
一上手,洛研就發覺這小子起手不同了——這兄弟倆研究了多久?有點意思了,一盤棋的時間明顯拉長。五盤結束,徐明宇有點泄氣:“不行!弟,你跟她下!我要跟她下象棋!”
“象棋我不會,不過可以學,下午再下?”
下午終歸沒下成。明天就是大年三十,徐明宇和洛研都被留在家搞個人衛生。而徐知衍則收到了父母托人捎來的新年禮物和年貨。一箱衣服,一箱這邊買不到的吃食。
往年是父母帶回來,今年,一整年兩個人都沒回來。箱子里有兩封信。一封是父親徐政南的,信很短,大意是他在研究所,不能回來,讓他保持學習進度。另一封是母親程詩蘭的,洋洋灑灑幾頁紙:說他父親因項目保密估計兩三年都不能回;說自己在燕京開了家公司;告訴他過完年他就要當哥哥了;讓他照顧好自己,好好學習,準備回燕京讀高中。
他把兩封信都收進紙箱。母親每次都讓他回信。他大多數時候沒什么可寫——寫“我很想你”?還是“你什么時候回來”?有時寫了,也沒寄。他覺得大張旗鼓寄過去,寫信時的心情早散了,沒必要。他是羨慕他哥的,羨慕所有鄉下孩子。尤其是在某些半夜醒來時,生病時。幸虧只是偶爾。他覺得自己越來越習慣一個人打理日子。奶奶很好,可他除了吃喝拉撒睡,還需要有人能聽懂他說話,能交流,能在他不會、無助、危險時幫一把。大伯也很好,但那只是親人,不是家人。
冬天天黑得早。從小年起,電力持續供應,家家燈火通明。徐奶奶做好飯來叫徐知衍時,發現房里沒開燈。孩子還坐在凳子上,只是趴在書案上,像是睡著了。炭火明滅,映著他安靜的側影。徐奶奶嘆息一聲,終是沒叫他,把飯熱在鍋里,等他醒來。
小年那天,飄下了今冬第一場雪。
洛研下坡時,看見徐知衍在清理自家院子。明明只需掃條路出來,他卻要把整個院子掃干凈。他那條叫小白的狗搖著屁股追咬掃帚,主人揚一下掃帚,它撲一下,樂此不疲。徐知衍也看見了戴著小黃帽的洛研,帽子上綴著兩個毛茸茸的小球,一紅一藍,隨著她走路晃晃悠悠。
徐知衍直接把洛研帶到了客廳右邊他的房間。一進門,暖意撲面,炭盆燃著。房間寬敞,整面東西兩墻都是書柜,洛研暗自咋舌這鄉下的“不協調”。靠近窗戶的位置擺著一張干凈利落的書案——是書案,不是洛研家那種帶抽屜柜子的笨重書桌。洛研有點恍惚,這房間不該出現在潭州鄉下吧?她來過徐家啊,為什么毫無印象?
“來找書看?”徐知衍看著一臉呆滯的洛研。
“嗯嗯!可以看看你有些什么書嗎?”
“那可太多了,你能看懂?”隨手便給洛研拿了一本《小溪流》,一本《安徒生童話》。洛研拿起《小溪流》快速翻了一遍——這是她童年最愛的讀物。又敷衍地翻了翻《安徒生童話》。徐知衍雖在看自己的書,也留心著洛研:“看不懂?”
“不是,看完了。”洛研放下《小溪流》,琢磨著溝通方式,“我不喜歡看童話。”
“你都沒看。”
“這里面有變成天鵝的丑小鴨,有化作泡沫的海的女兒,有凍死在圣誕夜的賣火柴小姑娘,還有沒穿衣服的皇帝……小哥,這些你借我去讀給妹妹聽就好,讓我自己挑書行不行?”
徐知衍覺得自己應該是搖頭了,卻見那人已撲向他的書柜,拉開一扇門便低呼一聲,興奮之情溢于言表。不怪洛研驚訝——她拉開柜門,駱研倒吸一口氣——滿柜雜志:《當代文學》、《知音》……其他書柜分門別類:外國名著(《百年孤獨》、《飄》)、中國近現代(魯迅、巴金)、百科(《十萬個為什么》)……這是她生活過的世界嗎?洛研再次感到迷亂,也再一次,深刻體會到世界的參差。
“這些都是你爸媽的書?”
“我爸媽的書不在這。這都是我的。哦,有些是我媽給的。”
“你看過多少了?”
“一小部分吧。我對現代文學興趣不大。”
“你呢?”徐知衍遲疑了一下,“這里面有你看過的嗎?”
洛研有些猶豫。她不能太逆天,也不想繼續裝傻。她可以聰明,但眼前這位是她的“上限”。
“我讀過《朝花夕拾》,看過幾本《十萬個為什么》。”她頓了頓,“小哥,你這怎么沒有容易懂的小說?我看過《大唐三俠》和《笑傲江湖》,你這兒沒有。”
“我爸那有。但你只能先看我這里的書。”
“你過年會不會出去?走親戚?比如外婆家?”
“不出去。我外婆家不在這邊。”這話題明顯讓徐知衍興致不高,卻讓洛研眼睛一亮,明顯得徐知衍都發現了:“怎么?我不出去,你很高興?”
洛研笑得眉眼彎彎:“是呀!我也沒地方去,小哥你收留我唄?”
徐知衍覺得被套路了——人家早在這兒等著他呢。
“那你來吧。說好,不能帶人來,沒我允許,不能帶書回去。”
“那我小叔呢?”
“不能。”
“啊?我小叔沒來過你這兒?”
“沒進過我房里。”
“為什么?”
“什么為什么?不喜歡。”
“你可真龜毛。”
“什么是龜毛?”
“龜毛啊,”洛研一本正經,“它還有個通俗說法,就是——有、毛、病。”
“洛研,你也別來了。”徐知衍氣笑了,“你這不知好歹的丫頭!不是看在你救了我家小白的份上,誰理你。”
“我錯了!我錯了!小哥,你原諒我!”嘴上道著歉,臉上卻笑得一臉無所謂,壓根沒當回事。
徐知衍覺得讓不讓她來其實沒差——她反正會來。他沒跟這么大的小女生相處過。他們這隊上同齡全是男孩,徐家就兄弟倆。雖說學校有女同學,但跟他說話的都少。他覺得自己碰到了一個很棘手的“生物”。
“生物”第二天準時準點來報道。來了也不吵他,自己找書自己看。她看書極快,習慣也好,一次拿一本,看完就放回原處。但他不覺得她是“看”懂了,更像是在“翻”書。很快徐知衍就不盯著她了——小丫頭也不問他,除了翻書聲,安靜得像小白。就很好。
徐知衍在觀察洛研,洛研也在觀察他。她發現他專注度極高,且能維持很長時間。這應是天性加后天刻意練習加環境影響的結果。洛研在他家呆了一天:上午他就一直是那本《趣味數學》;下午他一直看同一本《警世通言》。
就這樣,洛研把看書據點從小叔家換到了“小哥”這里。洛研自作主張指揮徐知衍幫她把書凳換成了帶軟墊的圈椅。這天下午,當徐知衍把發澀的眼睛從書上移開,發現對面那小丫頭抱著茶杯,盤腿靠坐在椅背上,愜意地捧著本《傲慢與偏見》看得津津有味。
“好看嗎?”
“嗯,這是這兒唯一看著讓人輕松愉悅的書了。”洛研隨口回答,“剛看完《呼嘯山莊》,我得緩一緩。”答完才意識到失言。果然安逸讓人喪失警惕。
徐知衍覺得他才需要緩一緩——這丫頭,有點棘手。
----
第三天,她照常報到。到的時候,被逼過來寫作業的徐明宇也在。彼此看見都很訝異,眼神里都寫著“怎么多了個第三者?”
徐明宇是多動型學渣,每學四十分鐘必休二十分鐘。他休息時,便拉駱研閑聊。
“你為啥叫他小哥,叫我徐明宇?”
“那叫你明宇哥哥?”
“叔叔和哥哥你選一個。”
“那還是徐明宇吧。”
徐明宇覺得不能跟小女生一般見識。可一會兒又忍不住。
“你能看得懂那些雜志?”
“你的題,除了英語,我都會做。“洛研淡然道,她問,“你們怎么進二中的?”
“考進去的呀!”
“難不難?我小叔說他五年級就考進去了。”
“我們都是五年級考進去的。我弟四年級就考進去了。”
“啊?二中怎么這么兒戲?”
啪!洛研腦袋被拍了一下。“怎么說話呢?”
“錯了……你們怎么那么厲害?”
也不奇怪。洛小叔能五年級考進去,徐明宇肯定可以,徐知衍更可以。
“你想干嘛?”問話的是徐知衍。洛研覺得這孩子真是……不好咋說。
“我想試試啊!”
“試什么?考二中?你?”徐明宇奇道。
洛研沒搭理他——跟他說話費勁。對面那個不用費勁的還沒說話。
徐知衍開始沒在意他倆閑聊,直到聽見那句“你的題除了英語我都會”。他把手里的筆遞給洛研,又示意他哥把作業給她。“試試!”
洛研拿起語數外三科綜合練習冊,各做了一單元。又把副科(歷史、地理、生物)按單元各做了兩頁。數學和物理有幾道不會,空著了。
洛研做副科時,徐家兄弟已看完語文和數學——語文挑不出錯,數學不會的空著,其他全對。接著副科,兩兄弟交叉對了一遍答案——同樣,不會的空著,填的全對。
洛研是個偏科奇才,文科有多強,理科就有多拉胯;語文有多好,英語就有多爛。但初中的理科,她陪兒子通關過一次,問題不大。有不會的,是概念模糊了。唯一硬傷是英語。她一臉無辜地接受著兩兄弟的審視。“我一直不傻,只是和別人……有點不一樣。”
這話旁人聽會覺得“傻就是傻,有什么不一樣”。但這兩兄弟心里立刻認同了——徐家兩兄弟,包括他們的父親,都“和別人不一樣”。徐知衍和他父親選擇不妥協,徐明宇和他父親選擇換方法解決問題。他們都曾被人覺得“有問題”。
“你想怎么做?”徐知衍問。
洛研松了口氣——她又賭贏了。眼前兩人,一個少年奇才,一個后天大佬,在這里,沒人能比他們更快接受她這“奇葩”了。比起讓父母處理帶來的不可控,她覺得由自己來更可控。
從早到晚此起彼伏的鞭炮聲,預示著春節越來越近。三人組因洛研的掉馬甲反而更和諧了些。她給自己找了條生財之道——這兩天翻看徐知衍的雜志,發現現在散文、雜文、小說、詩歌、兒童文學都有專門的刊物。她覺得自己目前唯一能快速掙到錢的方法,大概只有投稿了。她是沒投過稿,可她不光讀書多,還是個有長期寫作習慣的滿分作文高手。后面研究一下各雜志風格,她就準備動筆。
兩個高效的人集中精力做事,結果就是本來不多的作業半天告罄。剩下的時間,洛研教徐明宇下五子棋,早先她發現徐知衍一本小學田字本,一時無聊想找人下。剛解釋完規則,徐明宇就轉頭叫了聲“弟”。徐知衍轉身出去,很快帶回一副圍棋。好吧,人家是“書香世家”!午飯后繼續。
五子棋易學難精,洛研在互聯網五子棋界算中等水平,這水平在周圍已罕有對手。
她沒好心把訣竅告訴徐明宇——這種大佬不值得同情,此時不找點成就感更待何時?于是毫不留情,一頓狠虐。徐明宇也是個狠人,一下午一盤未贏,卻屢敗屢戰。拖到快天黑,徐知衍跟他哥說“換我來”,才讓洛研脫身回去。這也是個狠人——看了一下午,未出一聲,未執一子。
第二天洛研出門晚了點。一進屋,就見兄弟倆雙眼亮晶晶地望著她——兩輩子都沒被倆帥哥這么期盼地注視過,哪怕是小帥哥,她也心頭發慌。再看桌上擺好的棋盤……這是等她下棋等急了?“不好意思哈,今天我爸媽出去了,我得帶妹妹弟弟。”
“還以為你又掉哪個坑里了呢!下午不來,我們都準備去找你了。”徐明宇嚷道。
“你就是想找補回來!來吧,只能五盤,我得回去吃中飯了。”
一上手,洛研就發覺這小子起手不同了——這兄弟倆研究了多久?有點意思了,一盤棋的時間明顯拉長。五盤結束,徐明宇有點泄氣:“不行!弟,你跟她下!我要跟她下象棋!”
“象棋我不會,不過可以學,下午再下?”
下午終歸沒下成。明天就是大年三十,徐明宇和洛研都被留在家搞個人衛生。而徐知衍則收到了父母托人捎來的新年禮物和年貨。一箱衣服,一箱這邊買不到的吃食。
往年是父母帶回來,今年,一整年兩個人都沒回來。箱子里有兩封信。一封是父親徐政南的,信很短,大意是他在研究所,不能回來,讓他保持學習進度。另一封是母親程詩蘭的,洋洋灑灑幾頁紙:說他父親因項目保密估計兩三年都不能回;說自己在燕京開了家公司;告訴他過完年他就要當哥哥了;讓他照顧好自己,好好學習,準備回燕京讀高中。
他把兩封信都收進紙箱。母親每次都讓他回信。他大多數時候沒什么可寫——寫“我很想你”?還是“你什么時候回來”?有時寫了,也沒寄。他覺得大張旗鼓寄過去,寫信時的心情早散了,沒必要。他是羨慕他哥的,羨慕所有鄉下孩子。尤其是在某些半夜醒來時,生病時。幸虧只是偶爾。他覺得自己越來越習慣一個人打理日子。奶奶很好,可他除了吃喝拉撒睡,還需要有人能聽懂他說話,能交流,能在他不會、無助、危險時幫一把。大伯也很好,但那只是親人,不是家人。
冬天天黑得早。從小年起,電力持續供應,家家燈火通明。徐奶奶做好飯來叫徐知衍時,發現房里沒開燈。孩子還坐在凳子上,只是趴在書案上,像是睡著了。炭火明滅,映著他安靜的側影。徐奶奶嘆息一聲,終是沒叫他,把飯熱在鍋里,等他醒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