夕陽的余暉為她鍍上一層金邊,此刻的她,宛如一柄剛剛出鞘的利劍,鋒芒畢露卻尚未懂得收斂。
“不急。“我說,“欲速則不達。“
她回頭看我:“國師教我?“
“太子倒臺,朝局必然動蕩。“我引導她思考,“此時你該做什么?“
許清鳶沉思片刻:“示弱,觀望。“
“還有呢?“
“拉攏可用之人。“她的眼睛亮了起來,“禮部侍郎林大人一直與大皇子不和,可以爭取。“
我點頭表示贊許。記憶中,林侍郎確實是個關鍵人物,他在我登基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。但沒想到許清鳶已經(jīng)能看透這層關系。
“明日我會拜訪林府。“她說。
“不妥。“我搖頭,“公主親自出面太過顯眼。不如……“
“不如請國師代勞?“她狡黠地笑了。我也笑了:“正是。“
我們相視而笑,那一刻,仿佛有一種超越師徒的默契在彼此間流動。
三日后,宮中傳出詔書:太子被廢為庶人,流放嶺南;趙子程中滿門抄斬;皇帝因“憂思過度“暫罷早朝,由二皇子監(jiān)國。
夜深人靜時,我的房門被輕輕叩響。
“進來。“
許清鳶閃身而入,隨手關上門。她臉色潮紅,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。“鶴川,你猜怎么著?二皇兄今天召見我了!“
“哦?“我示意她坐下,“所為何事?“
“他假惺惺地關心我的'病情',還說要給我換個好些的宮殿。“她嗤笑一聲,“無非是想拉攏我,好在父皇面前表現(xiàn)兄友弟恭。“
我給她倒了杯茶:“你怎么回應?“
“自然是感激涕零。“她做了個夸張的表情,然后恢復常態(tài),“不過我發(fā)現(xiàn)一件有趣的事。“
“什么事?“
許清鳶壓低聲音:“二皇兄的書房里,掛著北疆的軍事布防圖。“
我心頭一動。北疆一直是大周的心腹大患,前世我登基后花了三年時間才平定。如果二皇子與北疆有勾結……
“你確定?“
“千真萬確。“她點頭,“而且圖上有些標記,像是……進攻路線。“
我們沉默對視,都明白這意味著什么。
“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。“我嚴肅地說,“包括陛下。“
“我又不傻。“許清鳶撇嘴,“不過,這或許是個機會?“
我看著她躍躍欲試的樣子,突然意識一個問題:十五歲的我,已經(jīng)如此熱衷于權力斗爭了嗎?記憶中,我是在被迫的情況下才一步步走上奪位之路的。而眼前的許清鳶,卻像是樂在其中。
“鶴川?“她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,“你在想什么?“
“沒什么。“我收回思緒,“只是考慮下一步計劃。“
許清鳶站起身,在我的書房里踱步。她隨手拿起我寫的一份奏折,掃了一眼。
“你的字……“她突然皺眉,“很眼熟。“
我心里一緊。雖然刻意改變了筆跡,但某些書寫習慣是無法完全掩飾的。
“像誰的字?“我故作輕松地問。
她搖搖頭:“說不上來,就是覺得熟悉。“放下奏折,她又看向我的書架,“你這里醫(yī)書不少。“
“略通醫(yī)理,方能自保。“我說。
許清鳶抽出一本《本草綱目》,隨手翻到烏頭那一頁。“你早就知道大皇兄會用烏頭下毒?“
“推測而已。“我走到她身邊,“烏頭性烈,微量難測,最適合長期下毒。“
她若有所思地點頭,突然指著書頁邊緣的一行小字:“這是你的批注?“
我湊近一看,心頭猛地一跳——那是我習慣性的標注方式,用極小的字在頁邊寫下簡評。這個習慣,許清鳶也有。
“嗯。“我含糊地應了一聲。
許清鳶盯著那行小字看了許久,眉頭越皺越緊。就在氣氛變得微妙時,窗外突然傳來一聲輕響。
“什么人!“我厲喝一聲,同時將許清鳶拉到身后。
一支弩箭破窗而入,深深釘入我剛才站立的位置。緊接著是第二支、第三支……
“趴下!“我護著許清鳶滾到書柜后方,同時從袖中抽出一把匕首。
箭雨停歇的瞬間,三個黑衣人破窗而入。我推開許清鳶,迎上第一個刺客。匕首劃過他的咽喉,鮮血噴濺而出。第二個刺客從側面襲來,我側身閃避,卻還是被劃傷了手臂。
“鶴川!“許清鳶驚呼。
第三個刺客直撲許清鳶而去。千鈞一發(fā)之際,我擲出匕首,正中那人后心。但第二個刺客的刀已經(jīng)向我劈來——
一道銀光閃過,刺客突然僵住,緩緩倒地。他背后插著一支發(fā)簪。
許清鳶保持著投擲的姿勢,臉色蒼白如紙。
“做得好。“我捂著流血的手臂,勉強笑了笑。
她沖過來扶住我:“你受傷了!“
“小傷。“我咬牙道,“快走,這里不安全。“
許清鳶卻異常堅決:“先處理傷口。“她撕下自己的衣袖,熟練地為我包扎止血。
我驚訝于她的冷靜與熟練。“你懂醫(yī)術?“
“宮中生存,總要學些自保的本事。“她緊抿著唇,手上的動作卻輕柔而精準。
那一刻,我突然意識到,十五歲的許清鳶,或許比我想象中經(jīng)歷了更多苦難。記憶中那個無助的小公主形象,正在被眼前這個堅韌聰慧的少女所取代。
包扎完畢,許清鳶扶我起身。“能走嗎?“
我點頭,卻在邁步時一陣眩暈。箭上有毒!這個念頭剛閃過,我的視線就開始模糊。
“鶴川!“許清鳶的驚呼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。
在陷入黑暗前的最后一刻,我感覺到她緊緊抱住了我,而我腦海中只剩下一個念頭:
歷史,正在被我改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