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結束。幾日后,太醫院突然收到匿名舉報,說林薇研制的瘟疫藥方中含有劇毒成分,江南雖控制了瘟疫,卻有百姓出現后遺癥。太醫院院判不敢怠慢,立刻暫停了藥方的使用,并將林薇傳去問話。
面對質疑,林薇異常冷靜:“院判大人可派人查驗藥方藥材,臣所用皆是常見草藥,絕無劇毒。至于所謂的后遺癥,恐怕是有人故意編造,臣懇請親自前往江南查證。”
消息傳到裴九郎耳中時,他正在處理江南賑災的后續撥款事宜。聽聞林薇被質疑,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公務,趕往太醫院。
“我已奏請陛下,允許我們一同前往江南查證。”裴九郎找到正在收拾醫箱的林薇,語氣堅定,“你不是一個人在面對,我們一起去揭穿這些謊言。”
林薇看著他風塵仆仆的模樣,心中暖流涌動:“可是你的公務……”
“公務再忙,也沒有你的清白重要。”裴九郎握住她的手,“況且這不僅是你的事,也是沖著我來的。我們必須一起面對,才能讓那些人知道,我們無所畏懼。”
皇帝很快批準了他們的請求,并派遣大理寺少卿一同前往,以示公正。出發前夜,裴老將軍特意叫來兩人,將一枚刻著“忠”字的令牌交給裴九郎:“拿著這個,到了江南,讓你三叔派些人手保護你們。那些人為了扳倒你,什么事都做得出來,一定要多加小心。”
他又轉向林薇,遞過一瓶藥丸:“這是解毒丹,以防萬一。丫頭,爺爺相信你的醫術和為人,不要被那些流言打倒。”
林薇接過藥丸,鄭重地點頭:“多謝爺爺信任,臣定不會辜負期望。”
江南的風光依舊秀麗,但兩人卻無心欣賞。他們一到江南,便馬不停蹄地走訪當初的瘟疫患者,查看他們的身體狀況。經過半個多月的細致查驗,他們發現所謂的“后遺癥”純屬子虛烏有,那些被舉報的患者要么早已康復,要么根本不是感染過瘟疫的人。
與此同時,大理寺少卿也查到了匿名舉報者的線索,順藤摸瓜,最終揪出了背后指使的李黨余孽。原來他們為了制造流言,不僅在長安散布謠言,還派人到江南買通地痞流氓,偽造患者癥狀。
真相大白,回京后,裴九郎和林薇將查證結果和證據呈給皇帝。皇帝龍顏大怒,下令嚴懲幕后黑手,李嵩等幾位參與彈劾的御史也被革職查辦。
經此一事,朝堂上再無人敢輕易質疑裴九郎和林薇。百姓們也看清了流言的真相,對兩人更加敬佩。仁心堂的生意比以前更加紅火,裴九郎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更加穩固。
風波過后,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,裴九郎和林薇并肩站在庭院里,看著天上的明月。
“終于都過去了。”林薇輕輕嘆了口氣,語氣中帶著釋然。
裴九郎握住她的手,眼中滿是溫柔:“是啊,都過去了。但我們要記住,只要我們心中有彼此,有對百姓的責任,就沒有什么能夠打倒我們。”
林薇靠在他的肩上,感受著他掌心的溫暖:“嗯,我相信我們以后會越來越好的。”
月光灑在他們身上,仿佛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鎧甲。他們知道,未來的路還會有風雨,但只要兩人攜手同行,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,堅守初心,不負百姓,不負彼此。
不久后,裴九郎正式向皇帝奏請賜婚。皇帝欣然應允,下旨將婚期定在三個月后的霜降時節。
消息傳出,長安城里一片嘩然。
而傳回裴府,裴老將軍親自帶著聘禮來到仁心堂,將一枚羊脂玉鳳釵插在林薇發間:“好孩子,委屈你了。這是當年我給你奶奶的聘禮,如今傳給你,愿你與九郎白頭偕老。”
林薇撫摸著溫潤的玉釵,眼眶微紅:“多謝爺爺。”
王氏雖仍對這門婚事心存芥蒂,但在老將軍的威壓下,也不得不出面籌備婚禮。她給林薇送來的嫁衣用的是最上等的云錦,卻在配飾上處處刁難,只給了些成色普通的珠釵。林薇并不在意,她將裴九郎送的那枚暖玉手鐲仔細收好,那才是她心中最珍貴的嫁妝。
婚期將近,長安城里卻暗流涌動。江南傳來急報,說有亂軍起事,打著“清君側”的旗號直指京城,為首的竟是李尚書的侄子王通判——那個因堤壩潰決被罷官的貪官。
朝堂上頓時人心惶惶。主戰派與主和派爭執不休,王啟等李黨余孽趁機煽風點火,說亂軍起事皆因裴九郎治政嚴苛,得罪了江南士族。
“陛下,裴侍郎在江南賑災時手段強硬,嚴懲了許多貪腐的地方官,其中多是江南望族子弟。如今亂軍起事,正是因他而起,臣懇請陛下罷免裴侍郎,安撫江南士族!”王啟跪在地上,聲淚俱下。
裴九郎出列反駁:“王大人此言純屬顛倒黑白!王通判本就是貪官污吏,因罪被罷官后懷恨在心,勾結亂軍謀反,豈能歸咎于朝廷整肅吏治?若罷免忠臣安撫亂賊,豈不是助長了叛亂氣焰?”
皇帝沉吟不語,手指輕叩龍椅。他知道裴九郎所言有理,但江南戰事若起,國庫空虛,百姓又將陷入水深火熱。
就在這時,裴九郎捧著一份卷宗走進大殿:“陛下,臣有本啟奏。”他將卷宗呈上,“這是臣在江南救治的傷兵名冊,其中有不少是被王通判強征入伍的百姓。臣懇請陛下派欽差前往江南招安,曉以利害,許以生路,亂軍定會不戰自潰。”
皇帝翻看卷宗,眼中漸漸露出喜色:“這個主意好!攻心為上,攻城為下。裴愛卿,你愿不愿再赴江南,完成招安大任?”
裴九郎躬身領命:“臣愿往!”
“好!”皇帝起身道,“朕給你五萬精兵,太醫院調撥醫療隊隨行。若能招安成功,朕親自為你和林姑娘主持婚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