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葦蕩的盡頭有片死水潭,綠頭鴨阿桂每天都會來這里照鏡子。她的脖頸像涂了釉的瓷器,在陽光下泛著青紫色的光。直到某個清晨,她看見水面浮著一尾金紅色的錦鯉,鱗片在淤泥里仍像揉碎的星子。
“你快死了。“阿桂用喙尖戳了戳錦鯉的背鰭,看他艱難地翕動鰓蓋。錦鯉突然甩動尾巴濺了她滿臉泥水:“要你管,旱鴨子。“
后來阿桂才知道,這片水潭的泉眼早就枯了。錦鯉是被漁夫網住又掙脫的,尾鰭被撕裂成破布,只能困在越來越淺的渾水里。她開始每天從上游銜來干凈的水,用翅膀護住水面不讓烈日蒸發。錦鯉總罵她傻,卻會在她低頭喝水時,用尾巴輕輕掃過她的腳蹼,送一串細碎的泡泡。
“聽說南邊有永不干涸的湖。“阿桂啄著水面的浮萍,看錦鯉在影子里轉圈,“等我換了羽毛,就帶你去找它。“錦鯉突然沉進水底,再浮上來時鱗片掉了好幾塊:“你知道魚離開水會怎樣嗎?“他沒等阿桂回答,自顧自說下去,“就像鴨子被扔進油鍋,連骨頭都不剩。“
那年秋汛來得特別早。暴雨沖垮了上游的堤壩,渾濁的洪水卷著泥沙灌進潭里。阿桂看見錦鯉的尾巴在浪里沉浮,像片被撕碎的楓葉。她沖進激流想銜住他,卻被浪頭拍在石頭上,翅膀折斷時,她聽見錦鯉在喊她的名字——那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。
等洪水退去,潭底只剩下干裂的泥縫。阿桂拖著斷翅在泥里刨了三天,終于找到半片金紅色的鱗片,嵌在她送他的那顆鵝卵石旁邊。后來她成了蘆葦蕩里最沉默的鴨子,總是獨自浮在水面,把那顆鱗片含在嘴里,直到冬天湖面結冰。
有個砍柴人說,曾看見一只綠頭鴨,在結冰的湖面上用喙啄冰,血珠滴在冰面,像開出一朵朵紅梅。冰面裂開那天,阿桂掉進了刺骨的水里。意識模糊間,她好像看見錦鯉從深處游來,尾鰭完整如新,鱗片比星星還亮。
“你看,“她想對他說,“我們終于在同一個地方了。“
春天融冰后,孩子們在湖邊撿到一只凍死的鴨子,她的嗉囊里有半片錦鯉鱗片,和一顆被體溫捂得溫熱的鵝卵石。而在湖底最深的淤泥里,躺著一尾沒有尾鰭的錦鯉骨架,他的鰓蓋里,還卡著一片鴨毛,絨白得像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