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務科的空調開得太足。蘇晚晴坐在硬邦邦的金屬椅上,看著自己呵出的白氣在面前消散。對面三位行政人員的面孔在LED燈光下泛著青白色,像三尊冰雕。
“蘇醫生,請你再次描述當時對張女士的處置過程。“中間那位女科長推了推眼鏡,鏡片反光遮住了她的眼睛,“重點是拒絕VIP病房申請的部分。“
蘇晚晴的指尖在膝蓋上無意識地劃著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拉丁文縮寫。桌上錄音筆的紅燈穩定閃爍,像一個小小的監控探頭。
“當時急診科沒有空余VIP病房,且患者酮癥酸中毒需要立即搶救。“她聽見自己的聲音干澀得像砂紙,“按照分級診療規范...“
“規范里也要求尊重患者選擇權。“右側的男干事突然插話,他面前攤開的文件夾里露出幾張彩色照片——是那對夫婦在私立醫院的合影,背景里能看到某位衛生局領導的身影。
女科長敲了敲桌子:“我們注意到你近期有三次被投訴記錄。作為規培第三年的醫生,這很不尋常。“
蘇晚晴盯著自己白大褂袖口的一處褐色污漬,那是昨天老李的引流液。當時他死死抓著床欄說“閨女別浪費那個錢“,指甲縫里的機油在金屬欄上留下幾道黑痕。
“我想申請查看張女士的完整病歷。“蘇晚晴抬起頭,“包括她在外院使用胰島素泵的記錄。“
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。左側始終沉默的年輕秘書突然開口:“蘇醫生,你父親是蘇承志醫生吧?“
這個問題像一根冰錐刺進后頸。蘇晚晴看見女科長的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劃動,調出的頁面赫然是七年前那起醫療事故的新聞報道。
走廊的熒光燈管嗡嗡作響,蘇晚晴數著自己的腳步聲走向急診科。醫務科最終給出的結論是“溝通方式欠妥“,要求她參加下周的醫患溝通培訓。轉角處的宣傳欄上,“十佳醫師“照片里,那位VIP產婦的主治醫生正對著鏡頭微笑。
“蘇老師!“實習生姜曉楠舉著平板電腦沖過來,馬尾辮甩得像條受驚的魚,“化工園區氯氣泄漏,第一批傷員十分鐘后到!“
急診科瞬間切換成戰時狀態。輪床的金屬輪轂碾過地面,發出類似坦克履帶的聲響。蘇晚晴扯下宣傳欄上的塑料布鋪在處置臺上,突然想起父親說過,當年他在野戰醫院時,連紗布都是煮沸消毒重復使用的。
第一批傷員是三個管道維修工。最嚴重的那個工裝褲已經被化學藥劑蝕成蜂窩狀,裸露的皮膚上布滿魚鱗狀水泡。蘇晚晴剪開他衣服時,聞到一股刺鼻的漂白劑味道混著血腥氣。
“肺音粗糙,考慮吸入性損傷。“她俯身時,一滴汗落在傷員開裂的嘴唇上,“準備氣管插管!“
姜曉楠遞來喉鏡的手在發抖。蘇晚晴突然抓住她的手腕:“看我眼睛。“實習生驚慌的瞳孔里映出她自己的臉,“現在你是我唯一的器械護士。“
當傷員的胸廓開始規律起伏,蘇晚晴才發現自己的刷手衣已經濕透。處置室門口堆著十幾個用過的腎上腺素空瓶,在燈光下像一堆微型水晶棺材。
“蘇醫生!“分診臺護士舉著電話喊,“有個孕婦說認識你,堅持要你接診!“
VIP休息室里,真絲睡衣女士正優雅地啜飲燕窩。她丈夫一見蘇晚晴就亮出腕表:“我們從到院到現在已經等了二十三分鐘。“
“氯氣泄漏事故,危重傷員優先。“蘇晚晴的聽診器還掛在脖子上,金屬頭沾著前一個患者的血漬。
男人突然壓低聲音:“醫務科沒告訴你我是誰?“他掏出名片夾時,蘇晚晴瞥見里面某張卡片上印著衛生局的徽章。
“張先生,現在急診科所有醫生都在搶救化學灼傷患者。“蘇晚晴指向窗外,那里正推過一張輪床,傷員的面部已經腫得看不出五官,“包括您岳父。“
男人臉色驟變。他妻子突然呻吟起來,精心描畫的眉毛擰成一團:“寶寶在踢...好痛...“
胎心監護儀的警報聲加入急診科的交響樂。蘇晚晴戴上手套檢查時,VIP產婦突然抓住她的手腕:“不要那個實習生...我要最好的醫生...“
宮縮監測曲線上出現一個陡峭的波峰。蘇晚晴的手指感受到宮頸口驚人的擴張速度:“經產婦,宮口已開八指,立即送產房!“
推床經過大廳時,蘇晚晴看見老李正蹲在墻角幫一個小傷員捂著口鼻。那孩子工作服上印著“化工技校實習“字樣,右眼糊滿血污。老李用沒插引流管的那只手按著孩子肩膀,姿勢像極了護崽的老狼。
產房里的景象宛如超現實主義畫作。真絲睡衣攤在角落像一團蛻下的蛇皮,產婦新做的水晶指甲在產床欄桿上刮出刺耳聲響。蘇晚晴托住胎頭時,一滴汗滑進眼睛,刺激得視線模糊成一片霓虹。
“再用一次力!“助產士的喊聲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。
嬰兒娩出的瞬間,VIP產婦的丈夫正在門口講電話:“...已經安排副院長過來了,對,就是管基建招標的那個...“新生兒的啼哭打斷了他的話,那聲音清亮得像一把小號,吹散了滿屋子的血腥味。
當蘇晚晴抱著襁褓走出產房,走廊上橫七豎八躺滿了輕傷員。老李蜷在消防栓旁邊睡著了,引流袋掛在栓箱把手上,隨他的呼吸輕微晃動。那個技校實習生靠在他肩頭,兩人中間擺著半瓶共享的礦泉水。
醫務科的女科長不知何時出現在走廊盡頭,她踩著高跟鞋繞過地上的傷員,鞋跟在地磚上敲出機槍般的節奏。蘇晚晴下意識抱緊懷中的新生兒,嬰兒突然抓住她胸牌的紅繩,小拳頭在燈光下像顆半透明的荔枝。
“蘇醫生。“女科長遞來一張紙,“關于今天的投訴,需要你補充簽字。“
嬰兒突然哭起來,溫熱的淚水滴在投訴單上,暈開了某個關鍵詞。蘇晚晴抬頭望向窗外,夜色中仍有救護車的藍光在閃爍,像不息的浪濤拍打著醫院的白色懸崖。
護士站的廣播突然響起:“所有醫護人員注意,現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...“
蘇晚晴把嬰兒交給助產士,轉身時看見姜曉楠正在給老李更換引流袋。實習生笨拙的手法讓老人疼得直咧嘴,卻還努力對女孩笑著。某個瞬間,蘇晚晴恍惚看見父親的身影疊在老李佝僂的背上——那年縣醫院停電,父親也是這樣打著手電給患者換藥。
處置室里,新的傷員不斷涌入。蘇晚晴撕開一包新的橡膠手套,塑料包裝裂開的聲響像某種儀式開始的信號。窗外,黎明前的黑暗正漸漸褪去,第一縷陽光穿過化工煙囪的剪影,在急診科地板上投下一道纖細卻明亮的金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