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婆婆與桃桃二人帶著易安向著楚南山方向飛遁。一路上速度并不快。修道之人元氣修來不易。術法易得,功力可是要苦修的。非到危機關頭,自然是不會全力施展開來飛遁。更考慮到易安凡人一個,飛行過快身體吃不消。一路上自然不能全速疾馳。
三人一路向著西北飛行,晚陽冉紅如血,映得天邊云霞彤紅,漸漸的向黑夜落去,易安遙望夕陽云霞,心中忽地升起一種奇妙的感覺來,想起自己在藏書樓看書的時候,看到過一個夸父追日的故事。
這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年,大地發生了嚴重的旱災,太陽象個大火球,烤得大地龜裂,江湖干涸,草木枯萎,五谷焦死,黎民百姓無以為生。在西北有一座叫載天的大山上,居住著一群神的后裔,他們叫夸父族,由于他們個個長的高大威猛,又力大無窮,所以又被稱作巨人族。夸父族的首領就想把太陽摘下來,拯救天下蒼生,免得萬物被炙烤而絕。于是就開始逐日,每次眼看著夸父要追上太陽,太陽就又向前走一截,似乎永遠也追不上似的,后來夸父口渴至極,就沿途喝干了金河,漢江的水,卻依然口渴難耐,終于在奔到西方瀚海大澤旁時倒地不起,夸父死于逐日途中。他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,他的身體化作了一座大山,便叫做夸父山。
書中先賢批注,‘夸父逐日的故事,比喻明知不可能,卻還要去做的一種大無畏精神。這種精神也暗合儒門‘舍生取義,殺身成仁,’的義理。凡是合乎道義的事情,即使明知不可為也要而為之。’
易安想著這個故事,不管故事里的事情真假如何,現在自己向著太陽落去的方向飛行,頗有一種夸父逐日的奇怪感覺。
修道修道,一為除魔衛道,二為長生大道。這是不是一種夸父逐日呢?真的有人能修成長生大道嗎?不管能不能長生,我都要去修道,總比在學院跟一群紈绔子弟混跡一堂要好。
況且那兩個魔頭如此在乎這魔經,定是不會善罷甘休,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會再找來。我必須得離開書院。免得連累他人,我若不去修道自保,將來面對他們,還是一樣的任人宰割束手無策。婆婆與桃桃不可能保護我一輩子,那個時候,可不一定還有好運遇著人救我。那魔經所載吸血煉魂,極為邪惡,不管如何,我是定不能去學。我得盡快忘掉,我得忘掉。易安胡思亂想著。
此時的易安想要修道,已經不再如當初那般,為著如鳥兒般自由翱翔。修道修道,一為除魔衛道,二為長生大道。易安自小讀書受到熏陶,加上其本性淳樸,自己遇到這兇險之事。便想到天下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如自己這般,無故遭受魔頭妖怪所害。自己修道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自在逍遙尋求長生。更是要除魔衛道。就算不能救盡蒼生,但也求力所能及而為之。
天色,漸漸黯淡了下來。晚風呼嘯。吹過臉頰,易安冷靜了許多。忽地肚子“咕咕”叫了起來,才又想起自己已是餓了一日一夜了。看看前面的婆婆與桃桃,卻又不好意思開口。
現在天又黑了,到哪里去找吃的,記得當年張林大哥說過,修道之人,只要金丹結成就可以吸納天地靈氣長存丹田,真氣自行運轉生生不息,就可以辟谷不食。婆婆與桃桃已是可以辟谷不食。自己只能忍饑挨餓了。
易安正自胡思亂想著,忽地,聽到桃桃翠聲喊道:“婆婆,前面有好多燈火哎。應該是個鎮子。我們下去投住一宿吧。”桃花婆婆聞言回道:“恩,這小子估計也餓壞了。我們就下去找個客棧住上一宿。也吃點東西。”易安聞聽此言,心里歡喜不已。摸摸扁下去的肚皮安慰道,再忍忍。馬上就有吃的了。
桃花婆婆與桃桃按下遁光。易安左右搖擺著也跟著落下。三人落在了小鎮外的一片小樹林里。“走吧,我們找個客棧歇息去,”桃花婆婆說著拉著桃桃,沿著小路向著小鎮方向走去,易安忙里跟上。
說來也怪,易安被魔頭折騰這么久,先是受傷,一天一夜粒米未進,滴水未入。饑渴難耐之下,這會兒倒是還有力氣走路。卻是不知,這些全因了桃花婆婆幫其貫通筋脈,把那分解的天梧殘根植入易安體內。
其實植入靈根也不難,凡是五行靈物都可以作為靈根植入,普通的五行靈物作為靈根植入,就只需筑基修為施法即可。把靈物運氣煉化渡入被植入者體內。幫其打通全身經脈。運行三個周天即可。不過普通的靈物植入聊勝于無罷了,靈根低劣,修煉起來倍加艱難。天下沒有靈根之人本就甚少,也很少有人去做。而稀有的珍貴靈物則需要大修為之士才能掌控植入,天地間珍稀的靈物個個極為難得。俱都是妙用無方。自然更是罕有人去做這等逆天之事。
易安這次能得這大機緣。也虧這天梧殘根欲解體化生。借用易安身體生長靈胚。已是化入易安體內,否則縱是桃花婆婆法力高深也恐怕無可奈何。
而桃花婆婆雖然是桃樹化形,乃一妖修。但不管是正道魔道還是妖修,因為修煉功法以及對道法的理解不同。所以有好也有壞。換了其它魔頭,定會連同易安一起煉化,吸納修煉增加法力。而桃花婆婆觀情問道。不做惡事。這祖孫二人刀嘴豆腐心。修道之人講究順天應道,她們不欲害易安。所以桃花婆婆就順其自然把其植入易安體內。如此易安才化禍為福,得了這一場大造化。
三人沿路走了約一盞茶的功夫,就到了小鎮上,顧盼之下,桃花婆婆帶著桃桃易安向著一個掛著大紅燈籠的客棧走去。剛走到客棧外面,一個枯瘦的中年小二便迎了上來,那小二彎腰伸手笑呵呵道:“三位客官請進,里面請。”桃花婆婆與桃桃率先進入。
易安卻是駐足,借著昏黃燈光望去,只見客棧迎門的牌匾上刻著‘都來客棧’四個隸書大字。字體蒼勁古樸,看來有些年月了。再看兩邊的大燈籠,右邊的燈籠寫著‘都來客棧’,左邊的寫著‘大家都來’。
“都來客棧,大家都來,原來這家客棧叫做都來客棧,還真有點意思。”易安心中默想。